DSP真是太坏了!
约定:本文使用大写希腊字母Ω表示模拟角频率,使用小写希腊字母ω表示数字角频率或基波角频率。
抽样
最常用的抽样序列——周期冲激函数(Dirac 梳状函数)
我们先来定义周期冲激函数:
对于模拟信号 f(t) ,取抽样序列 p(t) ,可得抽样序列:
理想抽样下,取周期冲激函数为 p(t),其满足:
其中
对周期冲激序列做 Fourier 展开,得
类似地,其 Fourier 变换的 Fourier 展开为
使用周期冲激函数抽样能够在频域分析上带来方便(因为冲激函数的 Fourier 变换是 1),这样,之后通过内插公式回复原始信号时,Sa函数的移位求和前不会被其他函数加权。但是,由于周期冲激函数毕竟是理想模型,实际抽样时如果采取矩形抽样,则会引入Sa函数作为加权项,让内插公式的形式变得复杂。
抽样与内插
如上,抽样的本质是得到了一个离散序列
我们在时域上已经不能做什么了,不妨在频域上分析一下这个函数,对f_s(t)做 Fourier 变换,可知
事实上,这是F(j\Omega)的周期延拓,亦即
由此,我们就完成了对信号的抽样。现在考虑信号的恢复,由于频域上是对F(j\Omega)的周期延拓,而一个周期内就已经承载了全部信息(事实上,时域无限则频谱有限,时域有限则频谱无限,不过我们姑且不管这个),因此,我们考虑用理想低通滤波器,只留下第一个周期内的信息,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定义为
事实上,这是一个物理不可实现系统,因为门函数的 Fourier 反变换就是 Sa 函数,这是一个非因果信号。不过为了理论分析,让我们继续往下推。
由于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只是在频域上乘上一个函数,我们已经不能继续往下推进了,不妨让我们放到时域上分析,对H(j\Omega)做 Fourier 反变换,得到:
从而得到
这就是内插公式。
事实上,内插公式的更一般的写法为
离散时间序列及其角频率
计算机处理离散序列是不能处理值为无限的冲击串的,我们输入计算机的必然是这些点的位置及其强度,因此对于f(t)以T_s为周期抽样时有
去掉T_s是因为我们在计算机中也不关心抽样周期,只要我们知道抽样周期是什么,后面能将这些信号回复出来就足够了。
假设f有基波角频率\Omega,对其抽样后可得
将\omega和T_s合并在一个量\Omega中,由此得到了数字角频率
事实上,数字角频率也等于归一化角频率*2pi,亦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