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只读内容,又有谁会相信,这是一部1884年——在大清还没灭亡时创作的作品呢?
艾勃特藉由一位平面国公民——正方形的视角出发,介绍了平面国的各项社会制度、风土人情等。平面国的社会制度是极度压迫的,平面国公民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其性状,所以,一个平面国公民,一生都无法实现阶级跃迁,只能寄希望于子代。
不过,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,并不是平面国的制度,而是平面国所在的空间。在这里,人们依靠光线的衰减来判断形状(也可以通过触摸),尽管无论任何几何图形在平面国中都只是一条线段,但平面国的人们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辨认。作者从平面国公民的视角出发,给了三维空间的人们一条全新的认识二维空间的道路。
此外,借由平面国,似乎我们还可以类比到更高维的空间。在书中,正方形(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)梦中进入过一维空间——直线国的世界,也进入过三维空间国的世界。直线国对平面国的不相信与傲慢,与平面国对空间国的不相信与傲慢如出一辙。这不禁引发我的遐想——倘若有四维空间,我们是不是也会像他们那样呢?
(高中全练习议论文写作去了,现在写作能力趋于零。尽管我对这本书有很多的想法,却无法尽情表达。如果您恰好看到了这篇文章,还请不要过分批评。)